虛擬資產發展現況與未來:簡化流動理財成趨勢

虛擬資產發展現況與未來:簡化流動理財成趨勢

區塊鏈和加密行業一直有新動態。英國《金融時報》旗下 FT Longitude 與一站式加密金融服務平台 Matrixport 於2022年聯合發佈的《投資數位資產 – 私人財富管理研究 2022》調查報告指,愈來愈多專業投資者想加入加密貨幣投資行列,當中他們最關心如何開展投資 (accessibility)。近日有傳統機構計劃開發加密貨幣平台,而本地證監會也打算推出交易所發牌制度以保護投資者。這些都將加快虛擬資產市場的發展和普及。

投資者對虛擬資產市場興趣日增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旗下 FT Longitude 與一站式加密金融服務平台 Matrixport 去年聯合發表的《投資數位資產 – 私人財富管理研究 2022》(Private Wealth in Digital Assets Study),很多投資者都有興趣了解加密貨幣市場,當中他們最關心 / 不了解的是如何進入。

該研究接觸了1,500名投資者,裏面有單一辦公室、聯合家族辦公室、高資產淨值人士 (HNWI) 和大眾富裕人士 (MAI),並在2022年對5個金融中心的主要行業持份者進行了深入訪談,包括英國、香港、新加坡、澳洲和台灣。結果顯示,投資者在2022年初基本上對虛擬資產的態度是積極的。雖然下半年加密貨幣市場出現跌浪,但卻沒有令投資者對虛擬資產失去信心,反而增加了他們的興趣。​​

對虛擬資產「感興趣」至「非常感興趣」的投資者
國家 跌浪開始前 跌浪開始後
香港 56% 67%
新加坡 53% 88%
英國 20% 50%
澳洲 24% 64%
台灣 未有數字 ~66%
資料來源:Matrixport

受訪者普遍最關心的問題是如何進入虛擬資產市場,尤其是加密貨幣市場。現時有所謂的「10大」加密貨幣平台,譬如幣安 (Binance)、Gemini 等,但對每天交易 (day trade) 的投資者來說其實意義不大,他們更在意加密資產交易所夠不夠多、市場夠不夠大。

要做到這一點,必須要有更多機構參與,例如得到傳統金融平台加入、參與開發更易用的交易系統、將虛擬資產引入業務等。另外,傳統金融平台對他們客戶的教育也很重要,這樣才能真正吸引投資者進場。

如何令虛擬資產更普及?
受訪者選項 資深投資者 經驗投資者 抱有懷疑的投資者
更多用途 67% 52% 8%
更易用的平台 65% 72% 21%
更多長線投資者 62% 66% 23%
傳統金融參與 62% 63% 20%
資料來源:Matrixport

借鑑流動銀行的興起和成功

如何加速這個過程呢?不妨參考過去十年銀行流動應用程式 (mobile banking app) 的發展。

滙豐 (HSBC) 是全港首個推出流動應用程式的傳統銀行,其 HSBC HK App 於2010年推出。起初它的功能相對有限,最主要是查閱帳單;其後功能不斷完善,可以做到繳費、經轉數快 (FPS) 轉賬、開定存、兌換外幣等等。

滙豐之後,其他銀行亦效法推出相似的流動應用程式。一時間,銀行客戶都紛紛要適應這個轉換潮。銀行甚至推出直接經手機開戶、而不用去銀行分店的服務。

到了今天,使用流動理財已逐漸成為主流。帶動此風氣的滙豐,在2023年2月宣布手機活躍用戶突破200萬,2022年的客戶淨增長是2021年的2倍。

加密貨幣市場也應朝這個方向發展。事實上,不少銀行和投行近年都陸續將虛擬資產納入業務範圍,譬如美國銀行 (Bank of America)、高盛 (Goldman Sachs) 等。創投巨企 Andreessen Horowitz,2022年就花了US$45億成立有史以來最大的加密貨幣基金。

被形容為美股市場兩大支柱的電子交易公司 Citadel Securities 和 Virtu Financial Inc.,正計劃與其他零售券商建立加密貨幣交易平台。一些大型虛擬資產金融服務平台如 Matrixport,早已推出一站式加密金融服務。這些發展都將加快投資者進入虛擬資產市場。

新手需要顧問 資深者需要資產管理

開通市場並不足夠,投資者還要接受正當的投資指導。即使有了投資渠道,對初級投資者以至傳統市場的經驗投資者而言,加密貨幣仍是新興市場,因此無論在分析和部署都應該要有相關經驗的人輔助。

在 FT Longitude 的調查中,不同經驗的投資者在這方面有截然不同的看法。資深投資者傾向專業的服務、例如資產管理人 (asset manager);經驗投資者除了想要資產管理人,也傾向使用加密貨幣交易所。至於對加密貨幣抱有懷疑的投資者,則比較信任傳統金融平台。

投資者傾向的渠道
受訪者選項 資深投資者 經驗投資者 抱有懷疑的投資者
加密交易所 64% 59% 22%
加密資產管理人 54% 40% 14%
上市加密機構 48% 55% 50%
有自己錢包的平台 46% 50% 39%
銀行 48% 51% 89%
傳統資產管理人 39% 45% 86%
▲ 近九成抱有懷疑的投資者揀選銀行作為渠道,反而有經驗的投資者只有約一半。(資料來源:Matrixport)

由此可見,要令不同經驗的投資者都能輕鬆進入市場,無論是傳統還是新興的金融平台都需要投入更多服務。

虛擬資產規管對機構及投資者都有好處

那有甚麼令傳統金融平台對虛擬資產市場卻步呢?其實最令他們卻步的,是虛擬資產市場的規管並不嚴謹,一旦出現風險,便無法為公司以至客戶提供保障。在這方面,香港以至全球的金融監管機構都意識到這個問題,並積極提供解決方法。

美國、英國和歐盟現時正草議虛擬資產市場的規管方案。在英國,政府在2022年4月宣布將由國營皇家鑄幣廠 (The Royal Mint) 鑄造和發行非同質化代幣 (NFT),其他措施包括研究將穩定幣納入現有的電子支付法規、檢查去中心化金融 (DeFi) 借貸、探討「質押」(staking) 的稅收待遇、確定去中心化自治組織 (DAO) 的法律地位等等。首相辛偉誠希望,國家能在加密貨幣領域成為「領導者」(lead the way)。而歐洲議會也承諾會加快立法以提升虛擬資產的潛力。

香港方面,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營運者發牌制度將於2023年6月1日生效,2月起就相關的建議規定展開諮詢。新的發牌制度實施後,所有在香港經營業務或向香港投資者積極進行推廣的中央虛擬資產交易平台,需獲證監會發牌才可營運。新發牌制度實施後,預計能吸引更多交易所在港設立,同時加強投資者對加密貨幣交易的信心。依此來看,虛擬資產市場未來將會愈來愈蓬勃。

Matrixport 簡介

Matrixport 在2019年於新加坡創辦,以個人和機構投資者為服務對象,提供機構級託管、交易、借貸、結構化產品和資產管理。公司於2021年完成C輪融資,主要投資者包括 DST Global 的合作夥伴、C資本以及 K3 Ventures,獲鄭志剛肯定。

Matrixport 是全球最大且最值得信賴的虛擬資產金融服務平台之一,提供一站式加密金融服務,滿足用戶使用數位資產創造長期財富的新興需求。其與早期的 Web3 創新者建立戰略合作關係,幫助他們構建、發展和擴大規模。Matrixport 的服務包括 Cactus Custody™ 託管服務、現貨場外交易、固定收益產品、結構化產品、借貸以及資產管理等。

Matrixport 憑藉積極管理US$40億的數位資產,在2021年實現了投前獨角獸估值,並于2022年被 CB Insights 評爲全球50家最有前途的區塊鍊和加密公司之一。 Matrixport Institutional 的數位資產大宗經紀商業務為美國、歐洲和亞洲的500多家機構用戶提供服務,包括提供無縫的加密入口、槓桿交易、資本引介和託管服務。

Matrixport 總部位於新加坡,在香港和瑞士持有牌照。如需更多信息,請訪問 https://www.matrixport.com/zh-tw

(資料由客戶提供)

注意:以上資料及數據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與投資有關的要約、招攬、邀請、誘使、申述、建議或推薦。資產過去業績並不代表將來表現。估計、假設及預測僅供說明之用,可能或不可能實現。投資前應審慎評估效益及風險。對於任何因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網站或參考本網站所提供的訊息或資料而引致的後果,本網概不負責,亦不會對因上述情況而導致的任何虧損或損失承擔法律責任。

投資涉及風險,價格可升可跌。

想知道更多理財心得及最新優惠 ,請瀏覽 blog.moneysmart.hk,及追蹤我們的Facebook Page
主頁:www.moneysmart.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