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A股指數是一個門檻和風險也相對較低的方法,可以讓你一次過投資各大中國內地的龍頭企業。如果你有興趣投資中國股市,相信都有聽過上證指數、滬深指數、深證指數、創業板指數等不同的核心指數。但不同A股指數的成份股、股票板塊和風險水平都各有不同,作為投資者又應該如何選擇?以下為你介紹五大A股指數及ETF。
甚麼是A股
A股的正式名稱為人民幣普通股票,它涵蓋了所有在中國內地註冊公司發行、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或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並以人民幣(RMB)計價和交易的股票。至於為什麼叫A股,因為中國股票種類一開始主要分為「A股」和「B股」兩大類;A股主要面向中國境內和港澳台投資者,並以人民幣交易、而B股則主要為境外投資者設立,並以外幣(美元及港元)交易。但時至今日,B股的規模和影響力已經日漸息微,再加上B股選擇少、成本高,因此絕大多數投資中國股市的投資者都會選擇A股。
另外,有些公司雖然在中國內地註冊,但卻選擇在香港(港交所)上市,這些公司則稱之為「H股」或「紅籌股」,例子有中國建設銀行、中國移動、騰訊、阿里巴巴等。而A股的代表指數則包括上證指數、滬深指數、深證指數、創業板指數、中證指數等。
上證50指數
上證50指數(SSE 50 Index)是A股市場最具代表性的大盤藍籌股指數之一。它由上海證券交易所中規模最大、流動性最好的50家公司組成,常被視為中國成熟企業力量的「門面」,其十大成份股主要包含中國平安、招商銀行、工商銀行、長江電力、貴州茅台等巨頭。尤其是對於追求穩定、偏好價值型投資的投資者而言,上證50是相當不錯的選擇。
滬深300指數
滬深300指數(CSI 300 Index)被譽為「中國的標普500」,其成份股橫跨上海和深圳兩大交易所,選取了兩市中規模最大、流動性最高的300隻股票,行業分佈廣泛覆蓋金融、工業、主要消費、資訊技術、醫藥衛生等多個核心領域,其走勢亦與中國的整體GDP增長、通脹水平、工業產出等宏觀經濟數據掛勾,能夠更全面地反映中國A股市場的整體表現。滬深300的主要成份股包括中國平安、寧德時代、中國銀行、上海石化、美的集團等。
深證100指數
深證100指數(SZSE 100 Index)是深圳證券交易所的核心旗艦指數,由在深交所上市的100家規模最大、交投最活躍的股票組成。它被視為衡量中國「新經濟」脈動的關鍵指標,尤其側重於科技、先進製造和民營企業的發展。其成份股龍頭大多為科技和高技術製造商,包括比亞迪、寧德時代、美的集團、東方財富、五糧液等。
創業板指數
創業板指數(ChiNext Index)的地位便相當於「中國的納斯達克」,它由100間最具代表性的新創企業組成,產業主要涵蓋新能源、醫藥生物和電子產品三大領域,龍頭成份股包括寧德時代、東方財富、邁瑞醫療、匯川技術等。但要留意的是,創業板指數的風險和波動遠高於其他A股指數,股價更加容易受市場氣氛和投資情緒影響,並非基本面支撐,較適合短期操作,和風險承受能力較高的投資者。
中證500指數
中證500指數(CSI 500 Index)與其他A股指數最大的分別,就是它的成份股由A股市場中市值排名在第301位至第800位的500家公司構成,廣泛代表中國股市中一批中小市值的公司,與滬深300指數(市值頭300)形成互補關係。但相比起市值大的藍籌股,中證500指數的股票價格波動較大,而且成交量亦不如藍籌股般活躍,因此風險亦較其他A股指數高。
五大A股指數比較
指數 | 交易所 | 主要成份股(前三位) | 主要涵蓋行業 | 風險水平 | 代表ETF |
上證50 (SSE 50) | 上海交易所 | 貴州茅台、中國平安、招商銀行 | 金融、零售、工業 | 中等 | 南方A50 (2822) 安碩A50 (2823) |
滬深300 (CSI 300) | 上海、深圳交易所 | 貴州茅台、寧德時代、中國平安 | 金融、零售、科技、醫藥 | 較低 | 華夏滬深三百 (3188) |
深證100 (SZSE 100) | 深圳交易所 | 寧德時代、美的集團、比亞迪 | 科技、汽車、資訊科技 | 中等 | |
創業板 (ChiNext) | 深圳交易所 | 寧德時代、東方財富、邁瑞醫療 | 電力、醫藥生物、電子產品 | 高 | 南方東英中國創業板指數ETF (3147) |
中證500 (CSI 500) | 上海、深圳交易所 | 中天科技、格林美、振華科技 | 工業、原材料 | 較高 | 南方東英中證500 ETF (3005 / 83005) |
為什麼騰訊、阿里巴巴、小米等企業不在A股?
到這裏你可能已經留意到,某些中國龍頭科技公司(如騰訊、阿里巴巴、京東、小米、美團)都不在A股指數的成份股名單內。簡單來說,就是這些公司並沒有在中國上市,而是選擇了在香港(港交所)和美國上市。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國內地法律限制外資進入互聯網、電信等較為敏感的行業;而為了繞過這一重限制,這些公司都會選擇在海外上市,從而能夠合法地接受外國投資。
有哪些指數包含騰訊、阿里巴巴等企業?
雖然上海和深圳交易所並不涵蓋騰訊、阿里巴巴、小米、京東等科技龍頭企業,但投資者亦可以透過以下指數和ETF去投資這些中國企業:
恒生指數
恒生指數除了是個反映香港股票市場整體表現的重要指標外,同時也納入了大量在香港上市的中國內地企業。其中便包括了小米集團(1810)、阿里巴巴(9988)、美團(3690)、騰訊控股(700)、比亞迪電子(285)、百度集團(9888)等。如果你想參與中國龍頭企業股市的波動,不妨可以直接投資於恒指的成份股中。以下是追蹤恒生指數的ETF推薦:
- 盈富基金 (2800.HK)
- iShares安碩核心恒生指數ETF (3115.HK)
中國互聯網50指數
正式名稱為中證海外中國互聯網50指數 (CSI Overseas China Internet 50 Index),專門追蹤在海外(主要是香港和美國)上市的50家中國大型互聯網公司的股票表現,當中包括騰訊、阿里巴巴、美團、小米、拼多多、京東等,適合想集中投資中國頂尖科技巨頭的投資者。
富時中國50指數
富時中國50指數(FTSE China 50 index)由FTSE Russell編制,它挑選了50間在港交所上市的中國股票,其成份股同樣包括騰訊、阿里巴巴、美團等科技巨頭,以及大型金融和能源國企。為確保多元化,該指數對單一成份股設有9%的權重上限,有助投資者分散風險,避免板塊過度集中。以下是追蹤富時中國50指數的ETF推薦:
- 恒生富時中國50 (2838.HK)
以上資料及數據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與投資有關的要約、招攬、邀請、誘使、申述、建議或推薦。資產過去業績並不代表將來表現。估計、假設及預測僅供說明之用,可能或不可能實現。投資前應審慎評估效益及風險。對於任何因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網站或參考本網站所提供的訊息或資料而引致的後果,本網概不負責,亦不會對因上述情況而導致的任何虧損或損失承擔法律責任。
想知道更多理財心得及最新優惠 ,請瀏覽 blog.moneysmart.hk,及追蹤我們的Facebook Page、Instagram、Telegram、WhatsApp
主頁:www.moneysmart.hk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