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貨幣 (Cryptocurrency) 世界裏有 coin 和 token 兩個概念,中文媒體有時分別稱為「貨幣」和「代幣」,有時統一稱作「某某幣」,令兩者分別顯得含糊。事實上,coin 必然是貨幣,但 token 卻有很多形式,接下來就以3個層面為讀者講解。
以貨幣特性區分Coin和Token
我們知道最早的加密貨幣比特幣 (BitCoin),主要作用就是買賣和儲存,持有者大多是着迷於加密貨幣願景、或是看好加密貨幣長遠投資價值。它就如黃金,購買目的是資產增值,因此這種貨幣 (coin) 具有與現實資產連接的特性,其價值可兌換成現實世界的資產。
Token 則不同,它的出現完全是為區塊鏈服務。其初始誕生,主要是為加快區塊鏈交易、作為激勵、維繫區塊鏈生態等。儘管 token 也有現實價值,卻不是最重要的目的。
一般而言,coin 可以較輕易兌換成現實世界的流通貨幣,而 token 則通常不能。不過也有例外,如穩定幣 USDT、USDC 就是建立在以太坊 (Ethereum) ERC-20 上的 token,其價值恆久與美元掛鉤,匯率為1:1。
以Layer區分Coin和Token
在介紹 Solana 時,我們提過區塊鏈有不同層級 (Layer),每個 Layer 的應用層面都不同。Layer 1 是在區塊鏈協議上實現的區塊鏈底層技術,定下不同共識機制如 PoW、PoS 或 DPoS,以及區塊的生產速度,交易量等。大部分公鏈如比特幣、以太坊、Solana 都屬於 Layer 1,其貨幣 BTC、Ether 和 SOL 也便屬於 coin。
Token 是屬於 Layer 2 和 Layer 3 的貨幣。它們由 Layer 1 擴建出來,兩者都專注在區塊鏈的合約和應用層面。Layer 2 主要解決 Layer 1 交易速度緩慢和交易費用高昂問題,Layer 3 負責執行區塊鏈的規則,如 EVM 兼容、將智能合約連結到不同 Dapp 平台等。目前很多 token 都是在以太坊區塊鏈上建立。
以應用層面區分Coin和Token
Token 有 Layer 1 低層技術作基礎,創建較易,因此種類十分多,現時廣泛應用在不同區塊鏈項目,包括 DeFi、DEX、DAO、NFT 等等。很多 token 都只為單一項目服務,譬如 SAND,只用於遊戲 The Sandbox;反過來說,不同項目都可有自己專屬的 token,造就百花齊放。
Token 例子
交易所:BNB、UNI
GameFi:SAND、MANA
NFT 項目:Karafuru、CryptoPunks、PhantaBear
Coin / Token性質不同但用途可互通
從上述3個層面,我們大致可看出 coin 和 token 的分別:
加密貨幣 | 性質 | 層級 | 應用 |
Coin | 投資 | Layer 1 | 收藏、資產增值、不同貨幣互換 |
Token | 交易 | Layer 2, 3 | 各類區塊鏈項目 |
雖然 coin 和 token 有明顯分別,不過在日常生活上大抵不會刻意將它們分開。例如打算買加密貨幣的話,不會刻意考究某個貨幣到底是 coin 還是 token 才決定投資。但若想了解區塊鏈世界,還是有必要分清楚。
以上資料及數據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與投資有關的要約、招攬、邀請、誘使、申述、建議或推薦。投資前應審慎評估效益及風險。對於任何因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網站或參考本網站所提供的訊息或資料而引致的後果,本網概不負責,亦不會對因上述情況而導致的任何虧損或損失承擔法律責任。
想知道更多理財心得及最新優惠 ,請瀏覽 blog.moneysmart.hk,及追蹤我們的Facebook Page
主頁:www.moneysmart.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