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日前宣佈通過對等關稅政策,其中對中國及香港徵收34%關稅,連同早前加徵的20%關稅,即合共向香港產品加徵54%關稅,但港府則表示會維持零關稅政策。在中國官方加徵美國關稅至84%,美國對此作出反應,提高對等關稅至104%,並再進一步加至125%,最高達145%,部分產品更高達245%。究竟在關稅戰會對香港會造成什麼影響?現時股市充滿波動,投資者又應該如何應對?以下為你逐點分析!
什麼是關稅?
關稅是指當一個國家對進口或出口商品所徵收的稅項,主要目的是調節市場供需比例、保護國內產業,以及增加財政收入。當外國商品進入一個國家時,進口商必須按照政府規定的稅率繳納關稅。隨着進口商品成本的提高,消費者或會轉而購買國內生產的商品,從而增加本土商品在國內的競爭力。
最近美國總統特朗普重度掀起關稅戰,目的就是減少長期的貿易逆差;而他的「America First」競選承諾亦着重於保護本地製造業(尤其是鋼鐵、汽車等傳統行業),希望將製造業帶回美國本土,令美國再度成為生產大國。
關稅戰最新情況
4月23日:中國進口產品關稅或會大減
據媒體報導,美國總統特朗普於美國時間4月22日表示,目前對中國徵收的對等關稅非常高,如談判能達成協議,關稅將會大幅降低,但亦不會降至零。
4月16日:中國進口產品關稅最高可達245%
美國政府在美國時間4月15日表示,因中國採取報復性措施,會將中國進口產品的關稅加至最高可達245%,例如針筒與針頭,鋰離子電池關稅亦高達173%。
4月14日:電子產品非獲豁免 中國進口仍需繳付20%關稅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美國時間4月13日澄清,先前的指引並非豁部分免電子產品對等關稅,而是將它們列入另一關稅類別,同時中國進口的電子產品需要繳付20%芬太尼關稅。
4月12日:電子產品獲豁免關稅
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備忘錄,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局在美國時間4月11日發出指引,豁免向部分電子產品徵收對等關稅,產品包括智能電話、手提電腦、硬碟、電腦處理器、記憶體、顯示器、伺服器、太陽能產品,半導體製造設備等。
4月11日:美國徵收中國關稅達145% 中國反制對美國加關稅至125%
特朗普在美國時間4月9日宣佈暫停徵收對等關稅後,美國官員在翌日澄清,特朗普是將中國的對等關稅由84%增至125%,加上之前因芬太尼問題徵收的20%額外關稅,總數為145%。
中國因應美國將關稅增至125%,宣佈由4月12日起,將美國進口商品關稅由84%增加至125%。同時有關方面指出,在目前關稅水準下,美國入口商品已無市場接受的可能性,如果美國之後繼續對中國出口到美國的商品加徵關稅,中國將不予理會。
4月10日:暫停實施對等關稅90日 繼續收中國125%關稅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4月10日 (美國時間4月9日) 宣佈暫停對中國以外多個國家徵收對等關稅,為期90日,期間關稅稅率為10%,但同時將中國關稅增至125%並繼續徵收。
美國對等關稅清單
以下是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對不同國家所徵收的對等關稅清單,以及各國對此的反應:
國家 / 地區 | 美國對等關稅 (暫停徵收前) |
對特朗普關稅的反制措施 | 美國對等關稅 (暫停徵收後) |
中國 | 125% | 採取報復性關稅,加徵84%對等關稅,其後再上調到125% | 145% > 高達245% |
香港 | 125% | 保留零關稅政策,維持自由港地位 | 145% > 高達245% |
日本 | 46% | 未有徵收關稅計劃,準備談判 | 10% |
台灣 | 32% | 未有徵收關稅計劃,準備談判 | 10% |
歐盟 | 20% | 採取報復性關稅,對美國特定產品徵收高達25%關稅 | 10% |
英國 | 10% | 未有徵收關稅計劃,準備談判 | 10% |
加拿大 | 25% | 採取報復性關稅,對美國汽車加徵25%對等關稅 | 25%* |
越南 | 46% | 取消所有對美關稅,尋求合作 | 10% |
印度 | 27% | 降低所有對美關稅,接近零關稅 | 10% |
韓國 | 26% | 未有徵收關稅計劃,準備談判 | 10% |
以色列 | 17% | 取消所有對美關稅,尋求合作 | 10% |
澳洲 | 10% | 未有徵收關稅計劃,準備談判 | 10% |
墨西哥 | 25% | 未有徵收關稅計劃,準備談判 | 25%* |
*不在「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USMCA) 中的商品。
加徵關稅對消費者有什麼影響?
美國本地物價飆升 分析指iPhone將貴3至4成
美國向全球加徵對等關稅,而中國、加拿大、歐盟等亦相繼向美國反徵報復性關稅,首當其衝的便是美國本地居民。由於美國大量消費品依賴進口,關稅成本最終只會轉嫁給消費者去「埋單」;當中又以電子產品、服裝等傳統進口商品的物價最為明顯。根據高盛分析,若Apple將關稅成本全盤轉嫁給消費者,iPhone在美國本地的售價可能飆升30%至40%
市場擔心美國經濟衰退 科技及製造業影響最大
市場擔心美國會出現經濟衰退或滯漲,而各大投資銀行均上調美國經濟衰退的可能性到40%至60%。這是由於關稅戰會造成一系統的連鎖效應,例如中國作為美國的主要生產和出口國,關稅提高不僅削弱中國企業的利潤,也導致美國消費者購買意願下降。與此同時,中國進口需求減弱也影響美國對華出口,如農產品和半導體,進一步壓縮美國企業的盈利空間。這種雙向衝擊加劇了兩國股市的波動,尤其科技和製造業板塊首當其衝。
全球股市受衝擊 黃金美債成避風港
近期全球股市因貿易戰升溫劇烈震盪,避險需求推升黃金與美債買盤。今年以來,黃金成為表現最亮眼的資產之一,截至本年4月4日統計顯示,金價累計上漲14.5%。儘管金價短期受關稅政策影響波動,但在美元走弱、央行增持及經濟不確定性支撐下,黃金仍具長期上漲潛力;美債則因資金避險流入,收益率持續走低,雙雙成為市場動盪中的資金避風港。
關稅戰對香港的影響
關稅戰反而令香港再度成為「購物天堂」?
總統特朗普宣佈向對中國(包括香港在內)加徵34%對等關稅,同時亦取消對來自中國內地和香港的小額包裹免關稅政策,徵收30%關稅,其後調高至90%,在美國時間4月10日再宣佈增至120%或每件100美元,5月2日生效。在6月1日起,則為120%或每件200美元。
但有趣的是,在全球關稅戰白熱化之際,香港政府表明不會向美國徵收報復性關稅,維持免稅政策。
有分析認為此舉反而可能令香港重拾「購物天堂」的地位。由於香港採取零關稅政策,本身對進口商品不徵收關稅,因此一些商品例如iPhone、遊戲機等在美國本土的價格將會飆升,但香港價格則會保持不變。香港的免稅優勢可能吸引更多國際消費者來港購物,香港本地的零售業或會有轉機。
整體經濟仍會走弱 港股短期波動較大
雖然香港作為自由港,本身並不徵收進口關稅,因此對香港本地消費者而言關稅戰的直接影響相對有限。然而從長遠來說,若美國加徵關稅導致全球供應鏈成本上升,部分跨國企業可能逐步調整全球定價策略,長期可能影響香港市場價格。若關稅戰導致全球經濟增長放緩,香港的轉口貿易、物流、金融服務等支柱產業都將受到衝擊。
此外,如果美國出現經濟衰退,亦會拖累美元表現,而與美元掛鉤的港元亦會受到影響,購買力或因而會下降。在股市方面,全球股市和資產往往有掛鉤的關係,而貿易戰將會影響到中國公司的盈利能力,很多在香港上市的中資企業股價可能會受挫,拖累恒指表現。
關稅戰對各地股市的影響
隨著美國總統特朗普在4月2日簽署行政命令,宣佈向全國多國徵收額外的「對等關稅」,關稅戰正式展開。歐美股市於4月4日開始下跌,全球股市在4月7日開市跌幅加大,以亞洲區股市經歷不同程度的下跌,香港恒生指數單日跌穿20,000點,收市報19,828點,跌3,021點約13.22%,創單日最大點數跌幅紀錄。
由4月8日開始,各地股市表現迴異。4月9日收市港股回到20,264點水平;上證綜合指數於同日亦回升至3186.81點。不過,新加坡海峽時報指數、南韓綜合指數、台灣加權指數、英國富時100指數、法國CAC指數、德國DAX指數則持續下跌。而美國3大指數 (道指、納指、標普500) 在下跌後維持水平走向。
其後在4月10日 (美國時間4月9日),特朗普又宣佈暫停對中國以外部分國家徵收「對等關稅」,為期90日,刺激美股及多地股市反彈。
關稅戰的投資策略:投資者現在可以做什麼?
1. 定存 / 貨幣市場基金
每當在熊市周期、經濟前景不確定時,「Cash is King」往往是投資者的避險黃金法則。尤其是現時股市劇烈波動、關稅政策朝令夕改,持有現金可避免資產縮水,並保留「彈藥」等待低位入市機會。如果手頭上有閒置資金,便可以考慮做定期存款、或將資金放在貨幣市場基金(如Syfe定息寶、富途現金寶等),平均回報有3%至5%,市場波動風險極低。
貨幣基金 | 年化回報 |
老虎證券 – 老虎錢罌 | 5.32% |
Syfe – 定息寶 (港元) | 4.70% |
輝立證券 – 餘款寶 | 4.99% |
微牛證券 – 現金智投 | 4.84% |
富途證券 – 現金寶 | 5.00% |
*僅供參考,以官方公布為準
相關話題:6大證券行貨幣基金回報比較|手頭閒錢收息增值變被動收入
2. 為倉位做對沖
如果你本身持倉量多,想要鎖住盈利,便可以考慮為倉位做對沖,以分散現有持倉的下跌風險,減少整體投資組合波動。尤其是現時各國仍就關稅磋商的階段,市場的不確定因素較高,後市出現修正的機會大。這時可以適當地加入一些對沖工具,如反向ETF、認沽期權等,以抵銷部分(或全部)損失。
3. 美國債券
美國國債被視為全球最安全的資產之一,尤其是當市場出現經濟衰退的訊號時,大量資金都會流入美債避險。雖然市場預計聯儲局會在6月減息,但即使在低息環境下,美債仍然可以提供固定利息收入,能降低投資組合的波動性。以下是目前不同年期的美債的孳息率:
美債年期 | 孳息率 |
2年期國債債券 | 3.788厘 |
10年期國債債券 | 4.203厘 |
30年期國債債券 | 4.632厘 |
相關話題:【美債投資入門】美國債券種類、美國國債收益率、利率走勢、美債ETF推薦
4. 黃金 / 黃金ETF
黃金作為傳統的避險資產,每當市場充滿不確定因素時,便會明顯受到資金追捧。此外,貿易戰亦有可能會導致美元貶值,進一步促使黃金價格上漲。事實上,自從3月底以來,各大投行已進一步調高黃金的目標價格,其中高盛更將目標價格上升至US$3,300/盎司。
相關話題:黃金還會繼續升嗎?現貨金/黃金ETF/紙黃金適合哪類投資者購入?
注意:投資涉及風險,價格可升可跌,投資前須考慮自身風險承受能力。以上資料及數據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與投資有關的要約、招攬、邀請、誘使、申述、建議或推薦。資產過去業績並不代表將來表現。估計、假設及預測僅供說明之用,可能或不可能實現。投資前應審慎評估效益及風險。對於任何因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網站或參考本網站所提供的訊息或資料而引致的後果,本公司概不負責,亦不會對因上述情況而導致的任何虧損或損失承擔法律責任。
想知道更多理財心得及最新優惠 ,請瀏覽 blog.moneysmart.hk,及追蹤我們的Facebook Page、Instagram、Telegram、WhatsApp
主頁:www.moneysmart.hk
延伸閱讀:


